▋食物連繫著記憶和情感
自小在葵涌邨長大的 Pat 自言跟社區的關係一直很疏離,「唯一令我好迷戀嘅就係呢條食街。」
原來重建前的廿七座旁邊有條食街,那時她每天上課下課,必會路經此處,亦一定會「留返啲彈藥喺呢條街消費」︰「好多嘢食,上海鍋貼、煎薄餅、滷味雞腳,最出名係碗仔翅,仲有牛柏葉、腸仔、辣魚蛋嗰啲,個汁實在好令人難忘,其他地方真係搵唔到咁好味……好正㗎,好好味,真係好食過魚翅。」她認為食街是聯繫社區的一個重要景點︰「所有人都知道去廿七座掃街(買小食)。」甚至當年家姐拍拖,男朋友每次都堅持送她回家,因為可以順便光顧食街,「掃街」彷彿就是最佳的約會節目。
除了食街,Pat 亦很懷念以前那個會上樓叫賣的糖水伯伯。那時的七層徙置大廈沒有電梯,阿伯揹著一條擔挑,前面一桶芝麻糊,後面一桶紅豆沙,由一樓開始叫賣。
「好正㗎,永遠攞個兜出去買,返嚟就分,每晚都好期待。以前冇乜娛樂,冇乜出街食好嘢,最開心就係掃街、食糖水,啲芝麻糊濃到不得了,(搞到我)而家要求好高。」
原來小時候她家裡管教很嚴,父母從不讓她獨自外出,買糖水就是極罕有可以名正言順走出家門的機會,難怪會熱切期待。
▋陌生了三十年的社區
要了解為何 Pat 跟葵涌邨的感情並不深厚,就要從該區的治安講起。據她表示,小時候,此區是著名的罪惡溫床,一條大窩口道,分隔開兩個幫會的人,經常有爭執打鬥,腥風血雨,所以父母從不讓她出去玩,更只准許她跟對面屋傾偈,因為擔心「大嘅會教壞細路」,又擔心「認識咗(其他鄰居)自然出街玩,一出街玩就出事」,鄰里關係並不密切是理所當然的結果。
另一個影響她與社區之間的情感的因素,原來跟居住環境有關。那時的徙置大廈廁所在屋外,由兩戶共用,很不方便,加上父親做生意,她每天放學後會出舖頭,很晚才回家,「屋企只係瞓覺嘅地方,唔係好自在嘅地方。」久而久之,對該區自然不熟悉,直至婚後遷出,對葵涌邨感覺更加陌生︰「陌生咗三十年。」
▋打開通往探索社區的門戶
轉捩點發生在 2017年。踏入人生下半場的 Pat 因緣際遇下認識了一班朋友,一同參加社企初創比賽並贏得一筆資金,展開了初創事業。由於他們全部已年過半百,很清楚自己的需要,亦希望服務長者,帶出正能量,於是著力推廣長者健康,例如在疫情下,舉辦透過視像和電話與長者一同行路的活動。推行活動期間,她發覺需要增強服務社區的知識,於是便積極參加不同類型的活動,其中一項就是街坊帶路與香港聖公會黃大仙長者綜合服務中心合辦的黃大仙風物情導賞員訓練,從而打開了對社區的想像。
在這次導賞員訓練當中,一些年紀比她大的學員表現令她嘆為觀止︰
「佢哋真係好大膽,自己已經夠厚面皮,佢哋仲厚面皮過我。」
「(我哋)幾投契,平時唔使上堂亦會約出嚟行牛池灣(編者按︰當時他們要設計一條牛池灣的導賞路線),坐餐廳同人傾偈,我唔夠膽開聲,佢夠膽,疫情(老闆)已經好唔 happy(開心),已經冇乜生意,已經唔係好想同你傾偈,佢唔理你咁多,照搵老闆傾偈,老闆話唔得閒,佢都唔理你,走去影廚房。佢嗰種犀利法我跟唔到,等於後生嘅估唔到我可以隨街同人傾偈一樣。」
原先,她抱著以初老的身份帶領長者認識社區的心情參加訓練,想不到過程中互相推動,並非單向,最後自己也有得著。
訓練結束後,Pat 繼續參與街坊帶路的活動,並成為了社區導師,在設計屬於自己的導賞路線同時,思考應該給大眾帶來甚麼訊息。這時她已經搬回葵涌邨居住(為了方便照顧年邁的母親),一邊花時間走遍區內不同地方,訪問過不少人,一邊做了很多資料搜集,開啟了認識自己社區的隨意門。
▋葵涌區原來是個大寶藏
重新認識的葵涌區讓 Pat 驚喜不已,穿梭其中,猶如劉姥姥進大觀園︰「最特別係中葵涌公園,因為呢個係好幽靜嘅地方,感覺唔似喺市區,好似去咗郊區,冇諗過有個咁方便嘅地方,又咁大個範圍,係好好嘅發現,會推薦畀好多朋友。」
還有下葵涌村︰「第一次入村,發現有祠堂,又有天后宮,覺得好犀利。以前讀書時日日搭車都會經過,每日見兩次,眼睛唔陌生,但就從來都冇去過。」
另外,她又讚嘆大連排道有很多值得驕傲的東西,例如由工廈活化而成的 KC100,基座商場是名為佛羅倫斯小鎮的名牌特賣場,既高級,連洗手間亦設計得美輪美奐;至於旁邊的 KCC(九龍貿易中心 Kowloon Commerce Centre),更獲得很多環保獎項(編者按︰KCC 為全港首座商廈榮獲美國綠色建築商會頒發節能與環保設計 (LEED) 前期認證「金級」證書)。
Pat 直言參與街坊帶路增加了她對社區的了解,感覺自己的觸覺跟看東西的角度不一樣了,連面皮亦變得厚了。她告訴我每逢星期日,有位「剷刀磨較剪」的阿伯會坐在邨內同一位置開檔做生意,她驚訝現在竟然還有街坊拿刀來幫襯,所以很想「捉住阿伯做訪問」。
「參加街坊帶路之前就一定唔會噉做。」她笑說。
用心感受社區,自然會發現周遭的美,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可變成生活中的小確幸。Pat 跟我分享一樁區內的喜事︰通往商場的天橋旁邊有棵大樹,自去年開始,有白鴿在樹上築巢孵蛋,她幾次見證小鳥出生、長出毛翼、振翅高飛,並親身經歷街坊們如何由陌路人變成 “We connect”︰
「每次經過不期然望下,今年以我所知發生過兩次,不過唔知係咪同一隻雀仔……剛生完蛋,幼雛仲喺巢入面,阿媽已經飛走去搵食。大家圍埋,好開心噉講︰『就嚟出世啦!』好多話題就喺度發生,我覺得個關係好似近咗好多,同埋覺得係成條邨嘅喜事。完全唔認識嘅人都會因此而傾偈,噉先神奇,平時我哋唔會傾偈呀!『飛走左喇?』『係呀,前幾日飛走啦!』成個感覺好 warm(溫暖),大家有共同話題,又係一件喜事,突然間覺得同葵涌邨好 close(親密)。」
▋後記
訪問完畢,我們在邨內取景拍照,經過春葵樓時,Pat 告訴我她的父親是春葵樓第一屆互助委員會主席,並忽然有感而發︰
「見佢為街坊做嘢……可能當時已經有潛移默化嘅影響喺我身上發生,導致今時今日較容易接受為社區服務嘅思想。」
這一刻,我明白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在現今紛擾的世道下,我們想下一代知道甚麼、學到甚麼,即使主流渠道有所欠缺,我們仍然會有我們的方法,去傳承,去薪火相傳。
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