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與傳承-長沙灣社區導師老姜

街坊帶路
Nov 7, 2021

--

那天老姜跟我說,希望能透過導賞團,將不同的訊息和地區故事帶出。我問他這件事的意義何在,他這樣回答︰

「一啲故事、歷史嘅來龍去脈,你唔講,唔話返畀人聽,好多會斷咗。」

「我本身讀歷史,歷史唔去將佢曝光,將佢鋪返出嚟,永遠喺枱底,永遠係文物,喺泥下底;你將佢發掘出嚟,將個故事,無論係事、物、定人,整理返好啲嘅時候,無論透過文字、口述、抑或影像話畀人知,就可以一路傳承落去。」

記憶中的福華村

老姜是街坊帶路長沙灣社區導師,由他介紹長沙灣最好不過,因為其前半生就是在這裡度過。他出生時住元州街唐樓,未夠一歲便遷往福華村木屋區,直到三歲才搬走。福華村今天早已不存在,其位置大約在福華街尾的山坡上,現時這裡變成了永康街休憩花園,旁邊的明愛醫院,以至山坡頂的天主教南華中學,當時全屬福華村範圍。

圖片來源: https://www.newton.com.tw/wiki/寮屋區/8043016

提起住木屋區的歲月,他自言最難忘是惡劣的居住環境︰

「啲屋用鐵皮搭,夏天真係好熱,落雨打風真係會漏水,以前要攞啲盆喺屋企入面裝水。」

還有一件事令他印象非常深刻︰由於鄰近工廠區,每當工廠大廈發生火警,他總會跟隨家人走出村口準備逃生。

那時他看見消防車抵達後,消防員駁好街井、架好雲梯,卻並沒有立即開始救火,年紀小小的他不知就裡,只聽大人說︰「可能係等收錢。」直至工廠負責人趕到,親眼見他將現金放進利是封轉交消防幫辦,那幫辦收了利是,打開看了一眼,消防員才開始救火。「好深印象,真係見過『有水放水』嘅年代。」其實當時是六十年代初,廉正公署還未成立,貪污的風氣在香港甚為普遍。

留不住的歷史建築

後來福華村木屋區開始清拆,老姜隨家人遷往荃灣大窩口,幾年後又搬回長沙灣,這次他住在剛落成不久的元州邨,跟社區逐漸建立關係。當時的李鄭屋邨、蘇屋邨、古墓、軍營,以至海旁,全部都是小孩子閒暇時喜歡探索的神秘地方︰「睇下有冇鬼怪嘢,或者有冇嘢執下。」

老姜站於元州邨前

其中一個熱點就是現時已遷往李鄭屋邨的洪慶大飯店。飯店舊址位於青山道,是一幢三層高的轉角唐樓。

「細個覺得呢幢建築物好吸引,行過都要望下佢,因為有特色,圓形有柱嘅騎樓式建築物……每一層樓底好高……入面好似間住遮住,雖然有時會著燈,但好多時都係黑,夜晚都唔著燈,有種神秘嘅感覺……想知道佢做咩但永遠睇唔到裡面,樓梯你想行上去都唔得,裡面有啲門閂住。純粹覺得神秘,想去探究一下。」

老姜望著洪慶大飯店舊址:位於青山道的轉角唐樓

原來飯店於七十年代曾是傳統茶居,那時沒有太多娛樂,飲茶就是其中一項最佳的家庭消閒節目。在老姜的記憶中,這裡有「好大隻嘅糯米雞、大包、淮山雞扎、鴨腳扎,自己搵位,自己去開茶。」印象更深刻的,是這裡「有好多人會食霸王餐」,例如將點心籠偷偷放在枱底,甚至會趁伙計不為意時將點心籠放到「下欄盆」(餐具收納盆)裡。

後來,洪慶轉型為海鮮燒臘飯店,門口賣燒臘,內裡經營飯店,之後再轉型為提供飲夜茶服務、廿四小時營業的食肆。可惜的是,這幢被評級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於本港甚為罕見的弧形戰前唐樓,始終逃不過被清拆的命運,現時早已人去樓空。

難忘的中學歲月

老姜中學時代於區內名校長沙灣天主教英文中學就讀,提起中學生涯的點滴,他顯得頗為雀躍︰「長跑好出名,印象最深刻係陸運會、田徑比賽。」

老姜站於長沙灣天主教英文中學前

原來當年體育科考試的最後一個項目是要圍繞校園跑廿五個圈,造就了同學間熾熱的跑步氣氛,學校每年又會舉辦越野賽,於金山郊野公園環繞石梨貝水塘、九龍水塘等進行賽事,有一年他更於分齡組別中奪得獎項。另外,母校連續十多屆於香港天主教教區中學聯校運動會中勇奪男子全場總冠軍,這輝煌的成績亦令他感到相當自豪。

由於就讀的是男校,老姜自言學生比較頑皮是意料中事,他憶述同學在班房玩耍時試過將粉擦掉到街上並誤中正在巡邏的警察,那警察走進學校說要調查,校長和主任於是逐班去找肇事學生並作出告誡,之後更向家長發出紙本通告,呼籲他們留意子女於校內的行為,不要做違規的事。他續說,男校另一件大事就是預科班收女生,男同學雀躍「睇女仔」︰「課室出面有欄河,啲男仔企哂喺度好似睇戲咁……好吸引,收得好少,得幾個……一返學見到啲大個啲嘅女仔嚟讀預科,係好新奇嘅事。」

轟動全港的血案

1982 年 6 月某天,元州邨發生了一件轟動全港的血案,當時有一名精神病患者懷疑病發,衝入安安幼稚園(現已拆卸)隨機斬人,最終導致六人死亡(包括四名幼稚園學生)。那時老姜早已踏入社會工作,每天都會經過肇事的路段步行往深水埗碼頭,再乘船到中環上班。

他還記得那天下班回家途經案發現場,見到很多警察正進行善後工作,又有不少市民圍觀,場面墟冚。然而,不知是否心理作祟,他老是懷疑自己腳底誤踏中甚麼︰

「入屋前同阿媽講唔知踩到咩,可能係垃圾,又好似啲肉類咁嘅嘢,嚇到阿媽話唔好入嚟,叫我喺出面除哂啲鞋,畀衫褲你換,著返嚟嘅衫就揼哂喺出面。」

後來母親又去順寧道街市附近的衣紙舖買了些元寶蠟燭香,走到街上一邊稟神,一邊將他的衣物燒掉。

這件血案對元州邨街坊影響非常大。據老姜表示,幼稚園對上二樓有數個單位好幾年都沒人居住,對出的遊樂場也無人去玩;他自己亦要整個月後心情才回復正常,但自始不敢再行經肇事的路段,改為繞道元州街。另外,居民之間更流傳靈異傳說,有人說晚上聽到小朋友玩耍的聲音,又有低層街坊說見到半夜有人在遊樂場玩耍。

「事實上間幼稚園(嘅學生)平時都有出嚟玩,出遊樂場做活動,所以好多街坊有呢啲傳說……見仁見智,我冇經歷過,只係聽街坊噉樣講。」對啊!靈異事件,確實信則有,不信則無。

發掘被遺忘的緣份

老姜的人生上半場在長沙灣度過,直到婚後不久才遷往馬鞍山,開展人生下半場。去年他參加了街坊帶路與香港聖公會黃大仙長者綜合服務中心合辦的黃大仙風物情導賞員訓練,在疫情下搞線上導賞團,感覺新鮮,之後亦參加了馬鞍山的導賞訓練班,協助開拓路線,今年更成為了社區導師。

老姜帶領「鞍山歲月」社區導賞團

在發掘長沙灣路線時,認識了區內小店陳文雕刻和就記補鞋的老闆,以為是新知,怎料攀談之下,發現竟然是早於數十年前已有過交集的舊雨︰「結婚之後曾經喺青山道住過幾個月,同貓姐(陳文雕刻老闆)傾開,原來佢(間舊舖)以前喺我曾經住過嘅唐樓嘅樓梯底。」

跟就記補鞋的緣份就更奇妙︰老姜告訴我中二、三時跟一位實習老師很投契,她也在附近居住。

「有次放學一齊行返屋企,好深印象佢話爸爸喺附近補鞋,叫就記。最近同就記做訪問講起,佢話大女做教書,會唔會就係(嗰位實習老師)?」

位於長發街小巷的「就記」,包攬香燭及補鞋

他沒有追問下去,畢竟老師也早已退休,但覺得整件事好有趣。

「四十幾年前嘅事……發掘被遺忘嘅緣份……好奇妙。」

即使早已不在長沙灣居住,老姜對社區的感情依舊,他覺得舊區有它獨有的味道,雖然很多硬件改變了,到處興建了新樓宇和新設施——

但只要舊街坊一日仍居於此,街坊街里的鄰里情誼便得以保留,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消失。

--

--

街坊帶路

「街坊帶路」是一間主力推動社區連結的香港社會企業。我們以社區為真實的場景,透過社區導賞、社區導賞員培訓、路線設計服務、社區探索工作坊及其他社區項目。我們致力讓街坊以導賞員的身份帶領社區愛好者、教育工作者等人士一同探索開啟對社區的想像讓參加者親身細味各個社區的獨特之處,了解及反思不同社會議題,從而提升社區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