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失的北角故事︰從散落的足跡中尋找七姊妹

街坊帶路
Dec 11, 2021

--

當沒有人再記起,才是真正的死亡。城市的急速發展,不少舊建築和風景漸漸遺失,若不是刻意去尋找和記錄,它們恐怕也會被漸漸忘記。街坊帶路舉辦的「失落的七姊妹」社區導賞團,卻見證了一次重生和傳承。

從都市傳說開始 細聽七姊妹奧秘

導賞團於星期六下午舉行。導賞員先從七姊妹各種都市傳說說起,再揭盅七姊妹的真正起源。為了增加趣味性,她請大家在 Google Map 中搜尋七姊妹,再拿出不同年代的地圖作解說,答案便一目了然。

原來七姊妹曾經是北角一帶的地域分區,早於 1849 年的人口普查中,已有記載七姊妹村,昔日的香港地圖中,亦能找到「七姊妹」的名字。從地圖便可得知,現時英皇道對出一帶,曾是一片汪洋大海,隨著時代發展,海岸線經已不一樣,這一帶也在加速變遷,很多舊建築已一去不返,而七姊妹這個名字,隨著港鐵北角站和鰂魚涌站的落成,就更加無人提起。

導賞員搜集了不同年代的地圖,以證「七姊妹」真實存在。

相片中回顧 曾經的繁華盛地

導賞團由書局街開始,橫跨整條七姊妹道,路線雖然單一,不過每個定點也藏著豐富的故事。沿著七姊妹道一直走,先經過港運城和健威花園,原來此處曾是中華巴士車廠和香港電車廠。車廠現已拆卸,實在難以想像當年風貌,猶幸導賞員準備了歷史圖片,加上細心的講解,讓參加者了解昔日北角的繁盛景象。

導賞員向小團友發起挑戰,讓他猜猜甚麼是泳棚。

北角的繁盛,不只在馬路上。下一站來到健康西街,這裡對出的海面曾是七姊妹泳棚。講解前,導賞員不忘跟參加者互動,讓大家競猜泳棚的數目,於是團友們便展開一場開口中遊戲。

原來當時北角共有七個泳棚,不少華人體育會和工廠均會在此興建泳棚,方便市民及工廠員工出海游泳。泳棚曾興極一時,更成功避過填海的命運,卻在日軍攻港時被摧毀。導賞員準備了 YouTube 影片,參加者掃一掃 QR Code,就能一同在手機中回顧昔日的泳棚。

位於七姊妹海旁的麗池餐舞廳則僥倖避得過戰火,戰後改以娛樂會所經營,並曾舉辦第一屆香港小姐競選,成為一時熱話。其後經歷幾次轉手,現已變為住宅。昔日七姊妹的娛樂盛況,也只能從相片中回顧。

幾經轉手的麗池大廈,中間部分改建成新式樓宇,形成新舊交融的有趣畫面。

尚未消失的足跡

不過,「七姊妹」遺下的足跡,在英皇道的另一處仍有跡可尋。

從麗池大廈朝鰂魚涌方向一直走,就能見到「七姊妹郵政局」,確切證明了七姊妹曾是這一帶的地區名。雖然隨著鐵路發展,七姊妹的名字漸漸被北角和鰂魚涌所取代,但無獨有偶地,兩站的出口分別在七姊妹道的開端和結尾,猶如守護著這個快將被遺忘的名字。

當它再次被記起

來到七姊妹道盡頭,也是這趟旅程的終結,「七姊妹」這個名字獲得了「重生」,它不再只是都市傳說,而是象徵著北角曾經的繁盛時刻。這時,導賞員分享了自己策劃這導賞團的初衷︰原來她一直居於七姊妹道,可是問遍街坊,卻無人知道七姊妹的起源。

「七姊妹被遺忘了⋯⋯如果我不再記錄,不再提起,它就不再存在了。」於是,她決心要尋回七姊妹的故事。

回顧整個導賞團,從最開始的都市傳說、揭示七姊妹地區名的舊地圖,到細訴昔日北角的繁盛故事,以及找到印證七姊妹存在的郵政局,導賞員一步一步揭開七姊妹的面紗;在講解時,亦不時引入互動環節,令參加者置身其中,一同去探索這段歷史。

導賞員這一份心思,除了為參加者帶來深刻的社區體驗,更希望能啟發他們繼續以不同方式探索社區,把故事傳承和分享。

--

--

街坊帶路

「街坊帶路」是一間主力推動社區連結的香港社會企業。我們以社區為真實的場景,透過社區導賞、社區導賞員培訓、路線設計服務、社區探索工作坊及其他社區項目。我們致力讓街坊以導賞員的身份帶領社區愛好者、教育工作者等人士一同探索開啟對社區的想像讓參加者親身細味各個社區的獨特之處,了解及反思不同社會議題,從而提升社區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