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心目中的理想社區,我有話說 — 沙田影子導賞員 Vanka

街坊帶路
Aug 25, 2021

跟 Vanka 談及心目中的理想社區,她側頭想了一會,緩緩吐出四個字︰「自給自足」,同一時間,眼裡發出異樣光芒。

「…… 造啲社區設施自己玩,用回收嘅木 …… 種嘢自己食,賣出去又可以維生,用自己嘅 skill(技能)搵到錢,仲可以 share(分享)畀其他人,人與人之間關係好 close (親密)…… 種嘢可以作為社區連結,例如廚餘可以向餐廳收 …… 種花可以造乾花、整香包,整手作,係個 cycle(循環)……」(下刪數千字)

Vanka站在熟悉的沙田城門河

我嘗試理解 Vanka 為何對這個近乎烏托邦的自給自足的社區充滿憧憬。

廿四歲的小妮子是社工系學生,自小在沙田禾輋邨長大,為了方便實習,最近才搬到深水埗居住。她自言本身是個喜歡四處去遊玩的人,參與不同活動,認識不同景點,感覺很有趣。

大約四、五年前,她參加 VolTra 義遊舉辦的真人圖書館活動時第一次認識街坊帶路,對其鼓勵人們關注社區、留意社區的價值觀和理念,以及由下而上、以街坊角度出發的活動設計深感認同,於是參與成為影子導賞員。看來是先天的性格引領她走進社區,當接觸過後,就像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被內裡的無限可能深深吸引,加上社工訓練,令她在參與的同時,多了一份批判和反思。

對公共空間運用的想像

這份反思亦反映在 Vanka 對公共空間運用的想像。她發現禾輋邨有不少居民在家中露台種植,於是便想︰邨內的花糟可否開放出來讓人種植呢?成本既不高,更是很好的社區連結。

火火
屋邨走廊外牆的植物

另一方面,她又認為沙田區有不少公共空間,例如商場平台,平日有機構會申請舉辦嘉年華會,其實可否給街坊自發去搞墟市,讓區內眾多家庭主婦擺賣小手作呢?

然而,理想與現實之間彷彿總隔著一道鴻溝,Vanka 也明白知易行難,因為屋邨內公共空間的使用權全掌握在房屋署手中,因為搞墟市要發牌,要跟不同政府部門周旋,即使有社福機構帶頭搞,但因有報名門檻,參與度未必可以全民普及。我對墟市這議題一直有點情意結,於是便跟年輕的她一同考古,告訴她多年前蔡瀾曾提議於天水圍搞夜市卻慘遭滑鐵盧的往事,以及黃大仙騰龍墟 / 龍騰墟那不算成功的試驗。由始至終,我們發現,政府從來不鼓勵墟市發展。

屋邨內的空地

社工訓練 101 之充權

政府不鼓勵,那麼社區裡的人可以做甚麼去作出改變?Vanka 立時說出了社工訓練 101 的一個耳熟能詳的概念︰充權(Empowerment)。

「Empowerment 可以提升對自己社區嘅歸屬感,覺得自己有能力喺社區做啲嘢 …… Empowerment 畀佢哋知道,透過參與,可以運用自己嘅強項,知道自己有能力去改變一啲嘢,呢個好重要。」

她自言以前未讀社工、未參與社區活動時,也會覺得「呢個位限死做呢樣嘢就係呢樣,自己冇話事權」。所以很明白,如果沒有充權,即使發現社區內的一些問題,很多人也會想「都係算啦」,覺得好難改變。

地攤和小販

居住過兩個地區,Vanka 感受最深的,是同一個香港,九龍與新界,已經大不同︰

「沙田有好多商場,天橋駁天橋,深水埗舊區面貌好唔同,店舖散落,新市鎮就一個商場包羅萬有。」

就居住環境而言,她認為禾輋較好,地方較企理,最初搬到深水埗很不適應,馬路多,衛生又差。

此外,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亦有很大分別︰

「我搬咗去半年,鄰居都唔認識,冇見過。呢度(禾輋)一層二三十戶,出入一定會見到。」

居民可以直接騎單車到單位樓下,連帶單車直接上樓。

雖然硬件有異,Vanka 卻發現兩區竟有一個很「庶民風情」的相同之處,一直促進著社區的另類經濟。提起深水埗婆仔和南亞裔街坊擺的地攤,她便顯得眉飛色舞︰

「好多嘢睇,好平,咩都賣,結他、單車,攞哂出嚟賣,成副家當,好鬼爽。」

至於沙田區,她曾於過時過節見過阿婆賣茶果和糭,街市附近又有阿叔維修單車,邨內更有人收買舊電器,全都切合社區需要。不過,對她而言,印象最深刻的,始終是那個在瀝源區議員辦事處對出賣毛巾的婆仔︰

「旁邊有張櫈,佢坐喺度,隔離有架買餸車,放滿哂毛巾,好明顯唔係自己用,擺得好收埋,又冇叫賣,但係一行過就知佢賣毛巾。」

她又記得小時候不少人在天橋賣生活用品,但現時已很少見,因為「食環捉得好勁」。

以前的禾輋是個吃喝玩樂的天堂

對於小時候的 Vanka 來說,禾輋邨就是一個吃喝玩樂的天堂︰

「小學放學唔會即刻返屋企,會周圍去,同同學去(商場)二樓糖果廊買薯片,去南城(現已結業)買粟米杯、雪糕,去文具店最開心,好似尋寶,啲嘢呢邊放一啲,嗰邊放一啲,最鍾意玩試筆 …… 中、小學生就會喺麥當勞後面地下玩遊戲卡。」

她又記得樓下士多賣炸物,薯條、薯餅,即叫即炸,放滿了整個鐵盆,一大包才五、六元,令人垂涎三尺。

那時候她於瀝源邨讀小學,鄰居八成都是同學,大家經常會到對方家中玩樂、打機,有時又會舉行生日會。井字型公屋走廊四通八達,最適合玩捉迷藏,到了中秋節,家家戶戶又會於走廊掛上燈籠,場面壯觀︰

「呢個係住井字型(公屋)先有嘅畫面,好靚 …… 一定會上天台玩,不過而家因為安全原因封咗 ……」

於緬懷美好歲月的同時,她的臉上亦劃過了一絲惋惜。

訪問尾聲,我請 Vanka 推介三個沙田區的心水景點,以下是她的選擇︰

  1. 彭福公園︰風景優美;由於離民居較遠,遊人不多,很舒服,可以遛狗和野餐;
  2. 城門河︰通往第一城的翠榕橋上有個位置看日落一流(記者按︰要視乎不同季節的日落方位);晚上的城門河畔,可以跑步,可以踏單車,很舒服;
  3. 百步梯︰有地方坐,有瓦遮頭,WiFi 任用,可以跟朋友談天,也可以獨個兒靜坐。疫情前,每逢假日,樓梯下的廣場會有不同類型表演,晚上則有年青人在唱歌賣藝。旁邊的公共空間也充滿生氣,有人練劍、練扇、打武功、踩滑板,每個單位佔據一方,各適其適,假日更是外傭聚集熱門之地,盡顯社區共融。
沙田大會堂處的百步梯

你對你的社區又有甚麼喜惡之處?你有否想過為社區做些事情,守護可愛的一點一滴,也讓她向理想的模樣進發?

--

--

街坊帶路

「街坊帶路」是一間主力推動社區連結的香港社會企業。我們以社區為真實的場景,透過社區導賞、社區導賞員培訓、路線設計服務、社區探索工作坊及其他社區項目。我們致力讓街坊以導賞員的身份帶領社區愛好者、教育工作者等人士一同探索開啟對社區的想像讓參加者親身細味各個社區的獨特之處,了解及反思不同社會議題,從而提升社區凝聚力。